托起生命的希望

日期:2017-05-24

  2001年,为适应国内外地震紧急救援的需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提高重特大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能力,有效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经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正式成立,执行国际救援任务时称中国国际救援队。

  危难时刻救助受困群众,代表国家执行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任务,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听党指挥、钢铁意志、敢打必胜、永争第一 是我们这支队伍的灵魂。作为救援队员,我们懂得,我们的职业是用生命去拯救生命的行动。我们的任务就是在灾难之后快速出击,救人于危难,完成救援现场急、难、险、重任务,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带给灾区人民,把生命的希望和生活的勇气带给受灾群众。面对灾区困难重重的救援环境,我们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去完成那些常人认为不可完成的救援任务。因为,在我们的心中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我们是一支追求卓越、勇挑重担的队伍。国家救援队自组建以来,先后执行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四川芦山等10次地震、滑坡、雪崩等国内重大灾害救援任务,实施了阿尔及利亚、印尼、海地、尼泊尔等10次13批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行动,展示了我国在国际人道主义事务领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汶川救援与死神赛跑的17个日日夜夜里,从都江堰到绵竹汉旺,从北川到映秀,我们辗转在受灾最严重、救援难度最大的地方。我们见证了苦难、更见证了坚强,太多感人肺腑的点点滴滴:

  5月13日,我们的一支分队按照国务院的指示从都江堰转战汉旺东方汽轮机厂,叶片分厂,我们从没见过如此危险的救援现场,倒塌的办公楼为4层砖混结构,中间会议室全部坍塌,两边的楼房一层被切断,主体向中间倾斜十几度,摇摇欲坠,从两边掉下来的废墟刚好对危楼形成二次支撑。楼板层层叠压,后面有一堵墙,连接危楼形成一个V形的包围圈,楼前就是一条3米深3米宽的水沟。前有水沟,后有高墙,两侧是危楼,万一发生余震或救援引发二次坍塌,想紧急撤离我们都无路可逃。

  地震发生时,在中间的会议室,有二十几名专家正在开会,只有几个人跑了出来,其余全部被压埋。站在废墟的对面,就能听见受困者的呼救声,同时还能听见的就是余震后,水泥块往下掉的声音。我们的旁边是不停催促着的厂领导和受困者家属。

  救,肯定要救!关键是如何救?如何安全地去救?我们进入废墟进行现场评估时。刚刚进去,一次强余震袭来,左侧的墙体忽地一下向外扩张了10公分,随后又晃了回去。如果震级再大一点,如果……、可我们没有时间想这些,只有抓紧时间往废墟深处行进。

  经过近40个小时的连续奋战,我们在东方汽轮机厂叶片分厂办公楼和附近的家属院和电厂办公楼成功营救出包括刘海波、袁晓阳、郑耀贵3位叶片制造方面的国宝级权威专家在内的8位受困人员,成功救出。

  面对无情的灾难,我们可以流汗流血不流泪;但面对血脉相连的父老乡亲,我们却情难自禁。那一刻,我们深深感到,我们守护的,是人民群众生命的希望!

  记得在尼泊尔救援时,灾区气温骤降,大雨滂沱,营救行动困难重重,我们在加德满都西北部一幢7层宾馆废墟中,通过勘察发现了一名幸存者,受困者为深层埋压,救援难度极大,详细定位后,我们商量制定营救方案。为了尽快救出幸存者,我们在现场没有轮换,困了,累了,席地而坐眯上一会,随着营救不断深入,幸存者越来越近。第二天下午,土耳其救援队来到我们营救地点,请求加入救援。北京时间4月28日凌晨4时15分,经过34小时的轮番作业,21岁的男性青年,约翰被成功救出。行动结束后,土耳其救援队长找到我们,向我们救援队竖起了大拇指,表示通过这次的协助救援,在方案制定和搜救技术方面,他们救援队向中国国际救援队学到了许多。

  在新西兰地震救援中,我们培训部全体教官临危受命,国家地震局组成精干救援小分队,赶赴灾区执行搜救任务,与来自全球的40多支国际救援队共同展开救援,我们精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和以一当十过硬的作风让受灾国政府和人民印象深刻,新西兰总理亲切接见了救援队,欧美发达国家的老牌救援队也为我们竖起了大拇指。15年来,救援队积极开展国际人道主义救援,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为国家整体外交做出了重大贡献。

  出色的表现源于过硬的技术,成立至今,救援队走过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2003年第一次执行国际救援任务,成功搜救出1名幸存者;2005年在国际救援行动中首次承担现场救援协调工作;2008队伍规模由220人扩编至480人,具备了同时在多处复杂环境下开展救援的能力;

  2009年,救援队通过联合国国际重型救援队资格测评,成为全球发展中国家第1支、亚洲第2支国际重型救援队,并于2014年顺利通过复测。10多年来,救援队大力加强能力建设,成为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专业救援力量。救援队按照“反应迅速、机动性高、突击能力强”的目标 要求,立足实战,瞄准国际一流水平,在组织管理、队伍建设、装备保障、训练和实战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规范。救援队由中国地震局和总参谋部共同组建,“一队多用、专兼结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建设模式,已经成为军地合作,开展灾害救援队伍建设的共识,为推动我国灾害救援力量体系建设和发展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应急救援道路。实现了由一支新生力量向国际重型救援队伍的跨越式转变。

  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是防震减灾工作“三大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救援队建设发展的有力保障。

  目前,我们储备有包括侦检、搜索、营救、通讯、后勤、医疗、评估与信息、救援车辆和灾评科考共九大类装备物资数万件,为成功完成救援行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与服务。

  我们依托现代信息通信技术(ICT)和3S、无人机等手段,以及前方信息采集、通讯指挥、应急指挥与会商等技术系统,可在救援队遂行紧急救援任务时,产出地震救援简报、态势等系列服务产品,为救援各阶段提供信息保障及决策支持。

  灾害搜救机器人研发和应用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并在2013年四川芦山7.0级地震救援现场应用搜救机器人参与了救援行动。救援队已经形成了人员搜救、综合协调、装备后勤保障、灾害评估、信息保障等各环节有机结合、有序运行的模式。

  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建设之初是国家救援队训练的大本营。自2008年7月投入运行以来,经过10年来的建设和发展,基地的教官从3人发展到22人,培训规模从最初的每年不足300人次提升到3000多人次,培训对象包括:国家救援队,省、地市救援队初、中、高级队员及指挥员,省、市、县政府应急管理干部和社区应急救援志愿者。2016年在中国地震局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我们正在开展省级救援队能力的分级测评工作,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正在逐步成为国内应急救援培训的黄埔军校。

  10年来,基地坚持开放办学的方向,先后组织完成中德、中瑞、中越、中日、中国与新加坡、中国与蒙古国等国际培训交流活动,我们的外籍学员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基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和认可,基地正在向着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培训交流基地迈进。

  近年来,为提升东盟地区论坛各国和“一带一路”区域内各发展中国家专业搜索与救援能力,基地为蒙古、菲律宾、孟加拉、柬埔寨、老挝等多个国家开展了搜索与救援技能提升培训,加强了我国和周边国家在地震应急救援方面的互动交流,增强了我国在亚洲灾害应急救援领域的影响。正如联合国副秘书长霍尔姆斯访问基地时所说,“训练基地的发展与应用将为整个救援界树立新的标准”。

  客观严峻的地震灾害形势和人民群众对地震安全的更高期待,要求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肩负使命和重托,坚持生命至上,科学施救的救援理念,坚持不畏艰险、勇挑重担的精神,坚持依靠科技、依靠机制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建设好地震灾害救援队伍,不断提升综合能力。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