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海南防震减灾,献礼改革开放40年(三)

发布日期:2018-12-07 10:22 来源: 【字体: 小   中   大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南防震减灾事业跨越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海南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在中国地震局精心指导下,海南省地震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紧紧围绕防震减灾中心工作, 坚持“平震”相结合,扎实开展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倾力服务海南自贸区国家战略,实施江东新区活断层精细探测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海口市江东新区建设,2018年6月以来,海南省地震局会同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研究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壳应力研究所、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地球物理勘探中心等单位联合成立编制组,编制完成《海口市江东新区地震安全性及场地适宜性专题研究工作方案》并通过专家组咨询论证,与海口市国土资源局签署《海口江东新区地震安全调查项目合同》,从海口江东新区活断层精细探测、场地适宜性评价及抗震与减隔震技术适应性论证三个方面开展地震安全调查工作,为“透明江东”、“智慧江东”的科学规划、地下空间利用与管理提供地震地质支撑和服务。截至2018年9月,海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地震灾害防御中心组成联合探测组,派出57名技术工作人员进场开展物探工作,调用包括2台28吨震源车、1台数据采集车、7台现场保障车和800个拾振器等设备,现场采取24小时轮班作业,夜以继日开展探测工作,国庆节期间也加班加点,未曾停歇,现已完成26km测线探测工作。10月8日上午,海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和海南省地质调查局就“海口江东新区活动断层精细探测工作”共同召开阶段性总结会议,充分论证了项目实施进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果。10月10日,海南省地震局向海口市国土资源局和省地质调查局提交了江东新区起步区活断层精细探测的初步结果,为起步区急需的规划编制提供服务。
(二)完善目标管理机制,全面落实防震减灾责任
2012年以来,海南省地震局将实施防震减灾目标考核制度作为推动地方各级政府落实防震减灾责任的一项硬举措,以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名义对市县政府实施目标管理考核。根据各市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合理确定市县政府年度任务,细化量化工作指标和考核分值,对防震减灾工作实施目标责任管理,推动防震减灾工作落实。截至2018年,全省19个市县政府中有17个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了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开展督查督办,澄迈、东方等市县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市县综合考核体系实施考核。通过考核,推动全省19个市县设置了独立或合署办公机构(8个独立机构,11个合署机构),编制和人员也得到进一步充实。绝大部分市县按市县总人口人均1.8元标准落实防震减灾工作经费,有力保障了防震减灾事业持续稳定发展。
(三)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建设,增强事业发展动力
十八大以来,海南省地震局推动实施了“中国地震背景场工程项目海南单位子项目”、“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项目海南单位子项目”、“海南省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项目”、“海南省地震应急救援技术系统建设项目”和“海南省抗震设防要求服务管理系统项目”,“铺前—清澜活断层探测项目”和“海秀活断层探测项目”等7个“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开展“西沙测震台网工程项目”和“海南地震火山海啸紧急救援训练基地项目”等重点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切实提升海南地震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
推动实施海南省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将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中的海南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西沙地震监测台网工程、海南地震火山立体观测系统工程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推广应用工程等7项重点项目纳入《海南省综合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统一实施。截至2018年,落实永兴岛地震监测台站建设用地,落实“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推广应用工程”项目资金1.1亿元和“全民防震减灾素质提升工程”项目资金3040万元,为海南省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强化监测预报服务效能,扎实开展震情跟踪监视
2012年以来,海南省地震局完成了8个台站的防雷技术改造,对琼中台、五指山台、三亚台、那大台等省属台站实施改造,进一步保障台站的观测环境。全面完成中国地震背景场海南子项目6个新建台站、4个改建台站、1套流动应急监测系统建设,填补我省学科空白,提升了海南地震监测能力。全面启动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地震、气象、教育、国土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共同推进项目建设。截至2018年,已完成项目场址勘选和建设用地初审意见。
创新手段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开发完成地震速报信息自动对接技术系统,确保地震信息快速准确面向公众。2012年以来,省地震部门陆续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利用手机、网络媒体等平台及时向社会提供地震信息,实现地震信息高效传输和精准推送,提高公众获得地震信息的时效性。省地震与省气象部门协调建立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将地震预警信息纳入海南省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发布范围,提高信息发布时效性、权威性和覆盖面,增强地震预警服务能力。
(五)实施抗震农居示范工程,切实解决民生殷切期盼
针对海南农村民居抗震性能薄弱现状,积极推动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试点工作,海南省在经济欠发达的条件下,从有限的财政资金中划出专项资金,将地震安全农居试点示范工作先后纳入省2008-2012年重点民生项目和2011-2015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民生项目,由地震部门牵头实施。截至2017年,全省共投入试点示范补助资金1.39亿元(其中省财政投入7900万元,市县财政配套6000万元)。全省共建成抗震农居试点示范户2万余户,在全省2664个行政村均建有至少1户抗震农居示范户,实现农居地震安全示范全覆盖。通过实施抗震农居示范建设,顺应了海南群众的民生需求,拓宽了地震部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彰显了地震部门服务民生良好形象。
(六)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强化应急救援能力
2012年以来,全省依托武警和消防部队,省队按国际重型、市县队按中型救援队标准成立19支省、市县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拥有专业救援人员1346名,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进行训练、培训和演练及购置装备,进行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救援队伍建设。先后组织参加救援技能专业培训班36期,培训2300人次,选派骨干队员到中国局应急培训基地、日本和新加坡培训,有效提高了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
利用公园、广场、人防工程、绿地、空地和房车营地等建设了192处应急避难场所,特别是海口、三亚、澄迈等16个市县政府投入经费2000多万元,按照国家标准建立了16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总面积50多万平方米,可同时安置100多万人。与省民政、财政、卫生等部门联合,会同市县政府推动建立地震救灾物资储备调配机制,海口、三亚、儋州、万宁和五指山等市建立了区域应急物资储备库,为应急救济提供了可靠保障。
(七)强化建设工程设防监管,夯实城市防灾基础
推动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监管,将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省和市县政府基本建设管理程序,从源头上杜绝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不设防的状况。三亚市、陵水县政府将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提高1档进行抗震设防,确保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的抗震能力。海口、澄迈、陵水等市县对重大项目抗震设防要求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省发改、工信、交通运输、水务等部门依法履行部门职能,从源头抓实,在项目立项审批阶段加强重大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主动落实抗震设防要求相关规定,严把工程抗震设防质量关。截至2018年,先后为龙塘公路大桥、天角潭水利枢纽、三亚新机场选址等省重点项目提供工程抗震设防依据、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分析以及机场场地选址等技术服务,组织完成铺前-清澜及海秀活断层的初步探测,完成11个地震小区划及454项重大建设项目地震安全性评价,为城乡规划建设抗震设防提供了科学依据。
(八)立足自贸区(港)地震安全需要,打造防震减灾宣教品牌
借助海南自贸区(港)战略实施,大力推进“互联网+科普”。建成门户网站、防震减灾数字科普馆、《海南地震》《防震减灾科普》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宣传平台。加强部门资源共享形成防震减灾合力,发挥宣传、地震、教育、民政和科技等部门优势,合力推动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截至2018年,全省建成国家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1个,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16个,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40所。加强部门间合作共同开展地震科普宣教。推动宣传、教育、民政、科技等部门充分利用科技活动月、“5?12”防灾减灾日、“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等宣传时机,组织开展主题突出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形成了多部门合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的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联系我们|版权说明|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海南省地震局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美苑路13号

琼ICP备11001630号-2    技术支持: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1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bm53200001

温馨提示: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地震局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电脑版|手机版

联系我们|版权说明|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海南省地震局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美苑路13号

琼ICP备案11001630号-2

技术支持: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1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bm53200001